目前掉回汉武大帝深坑。
存文处。偶尔有涂鸦,其它各种乱七八糟碎碎念……_(:з」∠)_
超超超慢速更新中……:з」∠)_
 

【汉武/刘卫】孝武旧事 · 大将军 END

……真的就变成月更了【。

“寛衣解帯”居然是敏感词…繁体也同样识别,还挺智能啊_(:з」∠)_

孝武旧事二十三。之前的部分在此:孝武旧事系列目录

依旧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233333也许脑洞大orz


写出来也很久了!OTL而且前后两部分之间隔了个天荒地老……以至于看上去大概像两篇文【跪,那其实就当两篇文看……我就一次双更了我好棒【滚!

这篇文的来源脑洞似乎比较复杂2333而且时间跨度也久,放到文末说好了→v→~

中间改过多少次已经记不得了,今天决定更文之后改了一遍_(:з」∠)_感觉以后有机会肯定还要改(也许明天睡醒了再看就又要改了),暂且就这么着吧TvT(我咋这么多废话orz


欢迎试吃交流XDDD




【汉武/刘卫】孝武旧事


二十三、大将军




    捷报一路传进宣室的时候,臣子们正端坐在帝王脚下。殿外阴云密布,连空气仿佛也黑沉沉着压在头顶。

    然后就是声嘶力竭的“捷报!!”

    由远及近。

    刘彻瞬间瞪大了眼睛挺直脊背,连手也握起拳头,盯着紧闭的宣室殿门眉头微蹙。

    捷报——!!

    殿门开的同时,年轻的传令兵一头扎进来,手里还举着漆封木匣:捷报!!

    “来!”刘彻的眼睛似乎紧张又漫无目的地环顾过后,忍不住翕动着勾起嘴角:呈上来!

    群臣自然探身去看,看黄门令也在天子的催促下变得有些慌张。

    刘彻盯着黄门令的动作——瞧着他两下才撬开诏令封印——一把夺过木牍。

    军报到了天子手中。天子看奏报,群臣看天子。

    鸦雀无声。

    五年,骑将军青将三万骑出高阙。

    龙城大捷,河朔大捷。原以为富有天下的皇帝会更加习以为常地对待这次捷报。

    然而帝王的脸上写满了兴奋,甚至是一种略显怪异的兴奋。

    大臣们只好瞧着九五之尊在这种不寻常的兴奋之下翕动着嘴唇看完了军报,默契地好奇究竟是多大的胜利能让老辣的刘家血脉近乎失仪。

    “车骑将军大克获。”刘彻放下手里的奏报,脸上也恢复平静。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幻觉,大汉的第五朝皇帝依旧不动如山。

    “右贤王夜逃,我大将军得右贤裨王十馀,众男女万五千馀,畜数十百万。”刘彻露骨地带着炫耀向眼前的一众人等宣布军报上的内容,眼睛里闪闪发亮。就像宣室殿外正天朗气清鸟语花香。

    然后他停下话语看自己的臣子们,看着他们面面相觑又不敢私自细语的模样。

    最终有人大着胆子站出来打破沉寂,毕恭毕敬行礼:陛下……方才所言“大将军”——

    这一次,刘彻终于真真切切笑起来,顺带挥手截断对方质疑,示意身边的黄门令:去把东西拿来。

    老宫人小心翼翼看过去,正对上天子的视线扫过来:依旧眉头微蹙,可那双黑眼睛里写满了不同寻常的兴奋。

    “诺。”

    老人家心领神会快步走去。再回来时,手里的漆盘上是一方绢布。

    刘彻抬手揭开绢布,露出小巧精致的金印。

    原本跪坐的群臣面露疑惑,也有几个皱起眉头。

    “长平侯卫青,历次之胜皆属我朝之最前朝未有。”刘彻开口,看了眼那方漂亮的印:“拟诏。长平侯为大将军,大汉诸将兵马皆属大将军统辖。”

    群臣集聚的宫室内刹那间寂静无声。唯有侧近刀笔吏的书写,混杂着殿外传来的雨声——

    哗啦啦着,不知何时开始骤然天降的瓢泼大雨。

    

    红翎急使到达塞口时同样恰逢细雨。

    捷报传去,换回来的自然该是班师的消息。

    然而使者并没如从前那般摸出密匣交于卫青,而是持节口述出一道天子诏命。蒙蒙细雨中,车骑将军跪在地上,身后随着跪倒一片乌甲将士。

    ——车骑将军青,躬率戎士,屡获大捷,大汉立国前所未有。拜为大将军,诸将皆以兵属,立号可归。

    雨水划过铠甲钻进缝隙,洇湿火红战袍。塞外春风混杂着草香,广阔天地间静谧无边。良久,终于响起新立大将军的回答:臣卫青,叩谢陛下隆恩!

    绵绵细雨中,使者将一方小巧金印恭恭敬敬递向卫青。而后不知从何处、由何人喊出一句“大将军!”霎时,天地间充满了此起彼伏的“大将军”一声高过一声,无数年轻的、血气方刚的,雀跃不已又坚如磐石的欢呼。

    大将军威武!

    大将军威武!

    大将军威武!!

    卫青的额头印在被雨水浸淫的土地上,然后他抬起头,擎起双手接了印,站起来转身看向那些为他欢腾呼号几乎忘记了一切的将士。

    汉军威武!

    向来温和沉稳的卫青像是爆发出全身的力气在雨幕中,一遍又一遍高吼出那四个字——汉军威武!!

    出边塞,却胡马。大将军威武,汉军威武。

    惊天动地的声声呼喊在灰色天幕下回荡了许久许久,伴着仿佛无尽头的绵绵细雨。

    

    虽然狂欢过后,有人开始觉得蹊跷。

    按制,无论是册封或者罢黜都要有天子手谕敕令,怎么这次仅仅一道口谕?

    莫非使者不慎弄丢了诏令?

    怎么可能,别瞎猜了。

    要不要把使者找来问问?

    将校们凑在一起嘀咕,却都躲开了卫青——毕竟是件闹心事儿,不该去打扰大将军。

    而卫青就在自己的帐里看着那枚金印:比之其他印信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却代表了大汉军中最高威仪。卫青盯着它,慢慢伸出手去碰一碰,表情里无欣喜也无惶惑;只一双眼睛如深潭,不带半点波澜。

    最终,新任大将军把印仔细地收起在身上。

    刘彻曾在露营上林时,于满天星斗下说起周亚夫,精于治军长于赢敌的前朝太尉。言语间流露着叹息:周将军人粗,但确是良将,先皇曾说,打大仗,用拙将。

    说到这里,仰在草里的帝王转头去看陪在身边的建章监,却只看见满眼的草——卫青与他隔着蓬草以至于看不清脸。不过刘彻仿佛并不在意,只继续说“七国之乱时朕尚小,许多事情记不得。但也知道周将军还朝那天,是先皇亲自为他引路……

    “那时虎符就在先皇手中。不知道朕什么时候才能——”

    实则卫青一直看着身边的天子,连眼睛也不眨一下。透过密密匝匝的野草缝隙。然而刘彻到底没讲完整个故事。卫青也从未听天子提起做了丞相的条侯,仿佛离开了军队的周亚夫便销声匿迹,湮没进前殿朝堂上百人里再无踪影。

    

    卫青入城的时候,仍是淅淅沥沥的小雨。春末细雨随着战马铁蹄断断续续下了一路,当他们最终入了都城,雨依旧没停。

    大将军蓝袍乌甲,胯下白马;长安城欢呼雀跃,热闹无比。

    这种场面卫青经历过多次,此次尤为热烈,大家不顾雨水,端着酒仰着头,一双双眼睛盯着缓缓前行的队伍。听不清内容的欢呼声中处处都是“大将军”,处处都是“汉军”。

    然后他看到了司马门与禁宫守卫。

    不止宫门侍卫,三公九卿上百朝臣,整整齐齐列在道路两侧,真真正正“夹道相迎”——当卫青的坐骑由禁卫牵引着甫一踏入群臣队列之中,众人像是训练好了,同时低下头拱起手,整齐、低沉,震慑人心的高声唱诵:恭迎大将军!!

    一声接连一声,大将军所过之处,声声不歇。

    卫青骑在马上,紧紧抓着缰绳,连手指也泛白。他死死盯着前方,不去看两侧的同僚们甚至不去看为自己引马的侍卫——纵然他根本看不到他们的脸也看不到他们的表情。

    之后卫青看到了他们的帝王。

    悠长宫阶之上,负手而立的国之帝王。

    距离很远,远到他看不清对方的脸。卫青就那样在细密雨幕里跨在马上看着他的帝王;而对方也就那样站在未央正殿前,安静地等着他。

    直到卫青下了马,跪在地上拱手。

    臣卫青待罪行间,幸——不辱使命!

    然而宫阶太多太长,大将军的声音被细雨阻挡,湮没在随之而来的一声声“万岁”中。直到他听见站在旁边的传令谒者似乎带着点儿笑对他说:大将军起来吧,陛下等着将军呐。

    于是他抬起头,第一次真真正正看上去——在遥远的长阶之下仰望大汉朝的万乘之尊。

    旁边的谒者见状,像是提醒又像催促地再开口:大将军快去吧。陛下一直等着将军呐。

    卫青忍不住转头看过去,对方的脸隔着丝丝细雨显得有些模糊,却实实在在是笑着的,连说出的话里也笑着。

    “陛下等着将军呐。”

    

    

    

    完

    

    









     “大将军”就这样横空出世,又在瞬间尘埃落定。

    像极了这只是个寻常官职,一直虚位以待。即便在之后的宴会上依旧风平浪静,大臣们恭敬地热闹着,并没什么人去特意向“大将军”道贺,当真像是他已坐稳这个位置许多年。

    皇帝陛下看着这场热闹,散场后人去殿空,又只剩下他与他的大将军。

    一如从前。

    殿门紧闭,宫人散尽,连黄门令也不在他们身边。灯火闪烁映在大将军的脸上,刘彻转头去看,半晌勾起嘴角笑:仲卿这一路,没怀疑过?

    自塞外至城中,浩浩荡荡千里路没有一个人质疑那枚仅有口谕的“大将军印”。

    卫青站在原地,依旧不抬头。刘彻一直看着他,直到对方说出一句“臣……不曾想过。”

    熟悉至极的一句话。

    不曾想过。

    刘彻仍盯着他看,看他垂手站在那里。

    殿外细雨,声音绵软。

    帝王终于什么也没说,只是冲他招招手:来。

    大将军便跟上天子脚步,一路往内室去——当然该如此。

    否则怎么会三更半夜不放臣子回家去。

    等到床边,刘彻住了脚,却没转身。他们就这样站着,略好笑地安静着。新晋大将军跟着站了许久,终于默默叹一口气,转身去解帷帐。

    等那些轻柔的沉重的缥缈又实在的幔帐被一一放下遮蔽了外间视线,卫青又站回方才的位置继续沉默。

    “大将军印可在身上。”刘彻终于开口,却离题千里。

    ——在。

    帝王便抬起一只手,掌心向上摊开来。

    大将军就取了那枚精巧金印,仔细地放到对方手掌里。

    刘彻收回手,只喟叹似地开始说话。

    朕想过很多方法。

    朕很想看看在最隆重的授印仪式上,朕的大将军最意气风发的模样。

    他自顾自地说着,并不在乎身后人会有何种反应。

    “那场面一定极美好,可是朕看不见。”

    卫青低着头,刘彻背对他。自然谁也看不见谁。

    “最后,朕发现别说仪式,就连一道诏书居然也写不出。”

    话落,他终于转回身来看他的大将军——可他的大将军也正在这一刻跪下去,斩钉截铁。

    刘彻看卫青伏在自己脚下,沉默着。

    ——仲卿需要壮阔的仪式来确立威信。

    这种仪式却不能多。

    “臣……”

    “朕相信,仲卿会懂的。”

    九五之尊说完,笑一声:册令已入库存档,只可惜,仲卿无缘亲手接诏。

    等卫青重新站起来,刘彻突然靠上去,不待卫青反应便伸出手——将那枚印重新佩回他的大将军的腰间。

    带着郑重的味道。

    “仲卿必不会让朕失望。”他慢悠悠地说,似乎满意地看着那枚腰间印信。然后他又抬手,将自家臣子腰间那些或简单或繁复的钩钩带带统统解下来,熟练得不像个连衣服也鲜少自己穿的君王。

    然而号令天下。百官拜贺。

    却比任何宏大仪式更加华丽又沉重。

    汉家大将军便老老实实看着自己被寛衣解帯,终于抬起手去,同样郑重又小心着解开帝王冠缨。


    



    待续











***

其实这文来源于三个地方的发想orz

主要是因为看了官文书制度,发现按制但凡册封罢黜都要有文书,便于存档,而汉代这种档案制度还是很严格的。【此处炒鸡想@景帝他老人家,玩得窦婴一愣一愣的233333【不

但是大将军这里只有个口谕→v→【所以自然脑补了是有文书但没拿出来见人→v→

第二个地方就是看到三公九卿的授印仪式,其实王老爷子当时说的是“比照皇后册立仪式”┑( ̄v  ̄)┍【好吧理解他的意思是人员品级和行事过程,然而想了想那个三公授印=立后仪式的画面,还是觉得简直美爆炸【没

最后一个就是印的铸造……这种官印基本都是铸印,不像出征将帅印是刻印。

总觉得不会得到捷报就能马上搞定→v→路上连来带去的不会太久→v→于是就觉得陛下你这都是准备好了吧准备好了吧2333333【大臣们看到印N脸懵逼


就是这样啦~今天炒鸡高兴XDDD

更文庆祝谢谢陛下大将军小将军XDDDDDDD


评论(35)
热度(121)
  1.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冷西皮巨萌星 | Powered by LOFTER